假象|历史传说|第三章: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之涿鹿之战
作者:南山空同
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有个叫风陵渡的地方,“风陵”,是因有风后的陵墓而得名。因其对面便是潼关渡口,人们将这个地方叫做风陵渡。然而距今天5300年前,那儿真正的名字叫浊陆。
众所周知,轩辕氏和蚩尤的战争发生在河北涿鹿,然而现今公认为涿鹿之战的涿鹿并非河北张家口的涿鹿。
1.涿鹿之战的涿鹿并非河北张家口的涿鹿
古时,在潼关,渭水、黄河在此汇合,统称为浊水。从潼关往风陵渡放眼望去,黎山脚下有一处非常宽长的高平土堆,连绵几十公里,这一地带便被称为陆。
浊陆作为当时特有的地名,因高平的“土堆”而存在。
尧、舜、禹时期建都于运城,他们不知黄河的实际长度,但认为黄河入渭河以后,便不存了(那时渭河水量大于黄河,渭河为主河,黄河为支流,当时人们多生活在渭河流域,因此,在他们眼中,是黄河入渭,而不是渭河入黄),因黄河位于黎山以西,故始名西水。
自此以后,浊陆地名鲜为人知,古书中亦难见浊陆地名,慢慢地竟被牵强附会到了河北张家口的“涿鹿”。
张家口距轩辕氏族生活的地方近1800里,距蚩尤生活的区域里,隔着三座大山。两个部落同时放弃农耕生活,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打一场战争,不知为何。
浊陆之战中,风后被杀,但他帮轩辕氏打赢了那场战争,轩辕氏感其恩,也为了向风姓部落交待,便许黎山为风后之地,黎山老母,便为风后。
偏黑而隆起的部分,便是黎山,山下的过渡区域,便是“陆”。有次,我离开运城时,在潼关隔河而望风陵渡,仍然可以看见“陆”,看到那个消失的地名和模糊的历史。
2.黎民百姓与华夏儿女,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族群
浊陆之战结束后,轩辕黄帝为了防止蚩尤氏族的人逃离或后援,命人封锁了华阳道。当时蚩尤部落的很多人一看西边有浊水,南边有敌兵,便向北方、东北和东方逃,逃到了今天的山西东南部、河北大部和山东西部。
这一部分的人,为了防止被追杀,取了不同的姓,等到轩辕氏的势力弱了,他们的后代聚在了冀州,谈起祖上的事,皆认为是黎民之后,故以黎民百姓自称,这是“黎民百姓”一词的来历。这是尧时期的事。
但当时生活在冀州的,还有一部分人,在炎黄二族打了胜仗后,他们觉得黎山脚下不安全,便从现在的天水、宝鸡一带迁了五千多的本部族人在这儿生活,这些人到现在所用的好多方言都是宝鸡和天水那边的。
到了舜时,黎民(蚩尤)后代,跟当地的炎帝和轩辕氏迁过去的后代相互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很明显了,为了对抗黎民百姓一族,后者开始自称“炎黄子孙”。
所以,在今人的心中,黎民百姓和炎黄子孙都是华人后代,其实这两个名字,是为了相互对抗才被用来当身份认同的。
禹继位后,为了调节这些矛盾,便说,无论哪一族,都受过华胥族的恩德,都是我夏的子民,今后,须以华夏儿女相称。
黎民百姓与炎黄子孙,还有华夏儿女,就是这么来的。
蚩尤氏族,是昆仑山上神族的一分支,为昆仑黎羌,距今6300年时,称为九黎之族,距今5300年后,称为三苗,又被称为西羌。
3.蚩尤一族(九黎、三苗、西羌)的前生今世
蚩尤一族,又被称为三苗之族和九黎之族,很多人不明白这两个名称的区别,其中又有什么联系。
古黎族,原为羌族,距今12000年时居昆仑,遇大水,迁至日月山,距今9000年时,又遇大水,羌族中一小族拟重返祖地昆仑,便从青海湟源向昆仑山迁移,最后沿巴彦喀拉山一路西南行。距今5400年左右,羌族已分布至今天的云南、贵州、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古黎族以打猎为生,尊尚鸟兽,化其羽形为图腾,黎字由此而生。
蚩尤率主族北迁时,邀其他古羌族部落同行,共有个部族同行,临行前为方便管理,每三族推选一头族,合为九族,九黎之族由此而来。
那27小族中,每一族均得智者(部落首领)一名,方师向导(负责祭祀和通灵)各一名,共81人,这也就是传说中的“蚩尤八十一兄弟”。
过渭河(此处渭河与黄河相汇)时,便遇一山,山本无名,便以族号为名,是有黎山。后此地为尧、舜、禹建都之地,其名仍皆为黎民,后世所言的“黎民百姓”便源于此。不过很多人更喜欢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而很少提自己本为“黎民百姓”。
蚩尤败后,其族人大部南迁,此后轩辕氏起,经颛顼、帝喾、尧、舜、禹,对九黎之族追讨不止,大多数部族改名换姓,以求自保,以苗自称,凡自知为黎族者,皆以苗民相称。因黎北迁时一部分部族并未北迁,此部分生活相对稳定,成为一族,主要生活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另一部分北迁,位于山西、河北、内蒙古一带,因臣服于轩辕氏族,除了被迁移的命运,未过多受到残害。
还有一部分南下,这是黎族的主族,受到颛顼、帝喾、尧、舜、禹的长期追讨,后分布至贵州、广西、云南一带。此三族,皆为黎族之后的苗民,合称为三苗之族。
我所讲之事,多有与史料不符之处,为史料之有误与不足,后世自当有人证实,如今天所讲到的内容中涉及“三苗”,《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诗地理考》本末倒置,姜氏之族为炎帝之后,以羌为姓,后世读着读着,就变成姜了。
炎帝曾与轩辕黄帝一起,为了争夺黎山和盐池打败了蚩尤。但这之后轩辕黄帝反目成仇,让三苗之族的祖先九黎之族把账都记在了炎帝头上。
当时轩辕黄帝想要蚩尤的盐池,却用炎帝的名义发动战争,因为炎帝是神农氏的后代,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神农氏的帝位,轩辕黄帝虽然实力雄厚,却在渭河平原上缺乏号召力。
战争打赢之后,蚩尤部族的人为了复仇,源源不断地从华阳道到达炎帝的地盘上来寻仇。眼看轩辕黄帝只想隔岸观火,炎帝不得不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南下攻打古荆州一带的九黎之族。
待两败俱伤之时,轩辕黄帝突然起兵,抢占原属炎帝的地盘,炎帝前后受敌,客死湖北。炎帝部落的人此时才恍然大悟,转过头来联合九黎的后代–三苗之族,共同抗击轩辕黄帝。
而此后几十年中,炎帝的部落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与三苗之族在南方,融合成了新的一族,即百越(吴越)之族,另一大族为颛顼所拉拢,在陈仓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此后的数百年中,从轩辕氏到舜,对三苗之族的征讨一直都没停止过,只是到了舜时更讲究策略一些。
舜说,你们既然强调自己是昆仑黎羌的后代,那么,我给你们个机会,让你们再迁回到祖地去。你们的祖地附近,三危山下,有古羌人在活动,你们可迁去。
这话说得温和,但实际上是无论愿不愿意,都得移,迁到三危山之后,三苗之族的族人因为长途跋涉,死的死,伤的伤。在后世的近百年中,众人将其称为西羌。
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迁三苗于三危”背后的故事。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实际情况是,轩辕氏之后,有三苗西迁,至于三危之地,与三危之地的戎羌族相融合,后人称为戎羌、西戎或西羌。《后汉书》犯了以偏概全、扩大史实之误,三危之地此前已有戎羌之族生活,后两族融合同化,怎可以用西羌一名,代称羌之全族。而《史记》中的表述,则更为准确更接近事实些:“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史书史料之偏误,概因人之故,不一而足,故将其偏误之处指出,后面的内容中,如遇与史料相差之处,不再与之相较。我所言者,是虚是实,后人自知。
Copyright © 2018 九州古今国学文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