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第十一讲:知来去之理,行和美之德
作者:南山空同
●本义
余知来去之理,行和美之德,然每遇聚散离合, 是有困顿烦忧,何以故?
悉如我闻,世间诸物,犹如花冠,聚少散多;又如花开,转眼已失芳华。余行千里,欲观故地花开, 适其地,其花渐显凋零之态矣,余不知喜悲矣,喜之尚存,悲之渐没。
世间诸态,唯喜悲忧哀无常也。喜之欲得,欲而不得,则生忧怨,怨有不消,是聚为恨矣;悲而欲弃, 弃而不舍,则生忧患,患之良久,是生恶行矣;忧其得来,恐其离失,则生惊妄,妄有不消,是疾为病矣; 哀之易逝,思而无有,则生哀惧,惧而不为,是生新哀矣。
世人上山,以达顶为快,至顶则下,上下其途十之八九矣,临顶仅占其一也。故人生之途,唯喜悲忧哀无常矣,而悲忧哀皆胜于喜也,喜悲忧哀,皆为常情世态,不为疾,不足为弃。何为疾,忧人身心之不安者,困人心神之难解者,若以常情世态为疾,无疾自生也。
何谓通达,达则至也,不达可通,亦为至也。何为圆通,无为一理之困扰,无为诸理之困扰。观常情世态,皆为自在,非常情世态自在,心自在也。
是故,余不念要去常情世态,而无困顿烦忧,余犹念世多喜悲忧哀,而使其复增。世间之事,唯心定清静以贵。清静有一要义:观世间常态,而不自扰, 得喜悲忧哀,不以为怪。
水洼之地,必生丰草;三步之内,必有生灵。阳弱则不生,日盛则地燥,故当消让其盛,以利众灵物焉。七情之盛,必生执念,执念盛,喜悲忧哀亦盛矣。故 心正行,非要离散诸念,双目不视常情世态,而在消其贪、痴、妄矣。<
地有水火,以消让万灵之势,灵有贪妄,以荼毒自身之成。此为地脉之机,不可彻废。余取和美,消执念,自损其贪,以消其苦,自让其位,以减其厄。是故,诸般生灵,唯人之爱恨无常,非人之无常,贪妄巧利使其狂也。余行千里,唯与人相交而惶惶然, 人识万物以为用,唯遗自然。
Copyright © 2018 九州古今国学文化院